doc/docs/郁金/功效/郁金行气解郁//郁金行气解郁.md

1013 lines
16 KiB
Markdown
Raw Normal View History

---
# 复肝丸
## 出处
《上海中医药杂志》1980年第6期
## 药物组成
- 紫河车
- 红参须
- 炙地鳖虫
- 炮山甲
- 参三七
- 片姜黄
- 广郁金
- 鸡内金
各60克
## 功能与主治
益气活血,化瘀消症。用于早期肝硬化。
---
# 红豆丸
## 出处
《瑞竹堂方》
## 药物组成
- 麦糵(炒)
- 半夏汤泡7次
- 砂仁
- 神曲(炒)
- 硇砂(醋化)
- 甘草
- 青皮(去瓤)
- 陈皮(去白)
- 郁金
- 红豆
- 藿香
- 棠球
- 蓬术(煨)
- 良姜
- 荜茇
- 丁香(不见火)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活血,通经止痛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。
---
# 活血通脉片
## 出处
《中医药研究参考》1975年第8期
## 药物组成
- 三七
- 黄精
- 麦冬
- 陈皮
- 鸡血藤
- 丹参
- 人参
- 赤芍
- 葛根
- 郁金
- 红花
- 降香
- 木香
- 川芎
- 桃仁
- 冰片
三七、黄精、麦冬、陈皮、鸡血藤、丹参各30克人参、赤芍、葛根、郁金各15克红花、降香、木香各12克川芎9克桃仁6克冰片3克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活血,通经止痛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。
---
# 益胆丸
## 出处
合肥市中药制药厂
## 药物组成
- 郁金
- 玄参
- 滑石粉
- 明矾
- 金银花
- 火硝
- 甘草
郁金120克玄参、滑石粉、明矾、金银花各100克火硝210克甘草60克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散结,排石通淋。用于胆结石,肾结石,膀胱结石,尿道结石,阻塞性黄疸及肾炎,胆囊炎等。
---
# 通络排石汤
## 出处
刘炳凡经验方
## 药物组成
- 金钱草 30克
- 六一散 15克
- 火硝 4.5克(分兑)
- 桃胶 30克
- 白芍 12克
- 八月札 12克
- 当归 9克
- 郁金 5克
- 鸡内金 3克
## 功能与主治
益气活血,通络排石
---
# 强肝丸
## 出处
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方
## 药物组成
- 当归 9-15克
- 白芍 9-15克
- 郁金 9-15克
- 党参 9-15克
- 泽泻 9-15克
- 黄精 9-15克
- 山药 9-15克
- 生地 9-15克
- 板蓝根 9-15克
- 丹参 15-30克
- 黄芪 15-30克
- 山楂 9-12克
- 神曲 9-12克
- 秦艽 9-12克
- 茵陈 9-30克
- 甘草 6-12克
## 功能与主治
柔肝解郁,益气养阴,清热解毒
---
# 柴胡消痈汤
## 出处
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方
## 药物组成
- 柴胡 10-20克
- 夏枯草 10克
- 紫地丁 10克
- 三颗针 10克
- 黄芩 5-10克
- 白芍 5-10克
- 芒硝 5-10克
- 野菊花 5克
- 郁金 3-5克
- 大黄 3-5克
- 法半夏 3-5克
- 甘草 3-5克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解毒,通里泄火
---
# 加味温胆汤
## 出处
《名医名方录》引王季儒方
## 药物组成
- 清半夏 10克
- 广陈皮 10克
- 茯神 12克
- 远志 10克
- 竹茹 12克
- 枳实 9克
- 节菖蒲 10克
- 矾郁金 10克
- 天竺黄 10克
- 磁石 10克
- 丹参 10克
- 十香丹 1粒
- 生牡蛎 15-30克
- 胆南星 10克
- 朱砂 1.5克
- 生龙齿 15-30克
## 功能与主治
理气化痰,开窍宁神。主治癫证属气结痰凝、蒙蔽神明者
---
# 清温解营汤
## 出处
李聪甫经验方
## 药物组成
- 生石膏 6克
- 生知母 6克
- 香青蒿 6克
- 淡黄芩 6克
- 炒山栀 6克
- 鲜竹茹 10克
- 栝楼仁 10克
- 天花粉 10克
- 连翘心 10克
- 润玄参 10克
- 鲜芦根 10克
- 鲜地黄 10克
- 广郁金 5克
- 益元散 12克鲜荷叶包刺孔
## 功能与主治
清营补液,泄热运枢,导化湿浊,散解郁热,顾护津液,清营救阴
---
# 郁金黄芪灵芝饮
## 出处
《本草纲目方药精选》
## 药物组成
- 郁金 10克
- 黄芪 25克
- 灵芝 12克
- 茯苓 12克
- 茶叶 6克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化瘀,清心解郁,利胆退黄
---
# 引气归血汤
## 出处
《傅青主女科》
## 药物组成
- 白芍(酒炒) 15克
- 当归(酒洗) 15克
- 白术(土炒) 9克
- 甘草 3克
- 黑芥穗 9克
- 丹皮 9克
- 姜炭 1.5克
- 香附(酒炒) 1.5克
- 麦冬(去心) 9克
- 郁金(醋炒) 3克
## 功能与主治
平肝止血,引血归经。主治大怒小产
---
# 渗湿利气汤
## 出处
《肝硬化腹水证治》
## 药物组成
- 郁金 9克
- 枳壳 9克
- 木香 9克
- 槟榔 9克
- 鸡内金 9克
- 泽泻 9克
- 青皮 6克
- 厚朴 6克
- 茯苓皮 12克
- 茯苓 12克
- 大腹皮 24克
- 砂仁 4.5克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软坚,健脾利水
---
# 心梗饮
## 出处
《冠心病资料汇编》
## 药物组成
- 栝楼 12克
- 薤白 12克
- 丹参 12克
- 蒲黄 12克
- 茯苓 15克
- 郁金 15克
- 当归 15克
- 桑寄生 9克
- 香附 9克
- 延胡索 9克
- 陈皮 6克
- 半夏 6克
## 功能与主治
活血化瘀,宽胸理气。用于心肌梗塞、心绞痛
---
# 清胆汤
## 出处
《急腹症方药新解》
## 药物组成
- 柴胡 15克
- 黄芩 15克
- 栀子 15克
- 郁金 15克
- 枳壳 15克
- 大黄 15克后下
- 金银花 25克
- 茵陈 25克
- 金钱草 25克
- 黄连 10克
- 芒硝 10克冲服
## 功能与主治
理气开郁,利胆止痛,通里下热
---
# 蛇头圆(蛇头丸)
## 出处
《局方别裁》宋·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改编本
## 药物组成
- 蛇含石 10枚
- 铁腻粉 60克
- 五灵脂 60克
- 神砂 60克
- 蝎梢 60克
- 白附子 60克
- 郁金 60克
- 龙脑 15克
- 麝香 30克
- 花蛇头 10枚
## 功能与主治
祛风通络,开窍定惊。用于风痰闭阻、神昏窍闭
---
# 黄金丸
## 出处
《寿世保元》
## 药物组成
- 大黄(煨) 等分
- 郁金(即姜黄,选极小者佳) 等分
- 牙皂(去筋皮) 等分
---
# 神仙一块气
## 出处
《寿世保元》
## 药物组成
- 青皮 30克
- 陈皮 30克
- 三棱 30克
- 香附(童便炒) 30克
- 莪术 30克
- 神曲 15克
- 麦芽 15克
- 萝卜子 15克
- 白丑(头末) 15克
- 槟榔 15克
- 郁金 15克
- 黄连 15克
- 枳实 9克
- 皂角 7.5克
- 百草霜 7.5克
## 功能与主治
(需补充具体功能主治)
---
# 清上饮
## 出处
《寿世保元》
## 药物组成
- 柴胡(适量)
- 黄芩(适量)
- 赤芍(适量)
- 厚朴(适量)
- 枳实(适量)
- 栀子(适量)
- 郁金(适量)
- 黄连(适量)
- 半夏(适量)
- 青皮(适量)
- 大黄(适量)
- 芒硝(适量)
- 甘草(适量)
## 功能与主治
(需补充具体功能主治)
---
# 雄黄解毒丸
## 出处
《卫生宝鉴》
## 药物组成
- 雄黄 30克
- 郁金 30克
- 巴豆 14粒去皮膜研出油
## 功能与主治
消肿解毒,化痰祛热,宣窍行气。主治缠喉风及急喉痹
# 宣痹汤
## 出处
《温病条辨》
## 药物组成
- 枇杷叶(适量)
- 郁金(适量)
- 射干(适量)
- 白通草(适量)
- 香豉(适量)
## 功能与主治
苦辛通阳,轻宣肺痹。宣肺祛痰,利湿清热
---
# 杏仁滑石汤
## 出处
《温病条辨》
## 药物组成
- 杏仁 9克
- 滑石 9克
- 制半夏 9克
- 黄芩 6克
- 厚朴 6克
- 郁金 6克
- 橘红 4.5克
- 黄连 3克
- 白通草 3克
## 功能与主治
宣畅气机,清利湿热
---
# 前胡化斑散
## 出处
《医考帮》
## 药物组成
- 酒红花 3克
- 当归 3克
- 前胡 2.4克
- 荆芥 1.2克
- 白芷 1.5克
- 甘草节 1.5克
- 赤芍药 1.5克
- 陈皮 1.5克
- 郁金 2.1克(酒浸)
- 胡荽子 30粒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解毒,化斑透疹。治痘中夹斑之轻症
---
# 白金丸
## 出处
《医考帮》
## 药物组成
- 白矾 90克
- 郁金 210克
## 功能与主治
开郁豁痰,安神镇惊
---
# 琥珀散
## 出处
《医考帮》
## 药物组成
- 滑石 6克
- 木通 3克
- 当归 3克
- 木香 3克
- 郁金(炒) 3克
- 扁蓄 3克
- 琥珀 3克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通淋,化瘀止血。主治气淋、血淋、膏淋、砂淋
---
# 启膈散
## 出处
《医学心悟》
## 药物组成
- 沙参 9克
- 丹参 9克
- 茯苓 6克
- 川贝 6克
- 郁金 3克
- 杵头糠(米皮糠) 3克
- 砂仁壳 1.5克
- 荷叶蒂 2个
## 功能与主治
润燥解郁,理气化痰。治噎膈气结痰阻
---
# 荡痰汤
## 出处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方剂篇》
## 药物组成
- 生赭石 60克
- 大黄 30克
- 朴硝 18克
- 清半夏 9克
- 郁金 9克
## 功能与主治
泻火荡痰,解郁清心。理痰降逆,镇肝安神
---
# 栀子郁金汤
## 出处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## 药物组成
- 醋香附 138克
- 木香 34.5克
- 高良姜 34.5克
- 陈皮 69克
- 郁金 69克
- 醋莪术 276克
- 醋延胡索 138克
- 槟榔 69克
- 甘草 34.5克
- 五灵脂(醋炒) 138克
## 功能与主治
理气活血止痛,消积化滞,健胃止痛
---
# 沉香曲
## 出处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## 药物组成
- 人工牛黄 1.7克
- 麦冬 170克
- 黄芩 170克
- 莲子心 170克
- 天花粉 170克
- 甘草 170克
- 大黄 170克
- 栀子 170克
- 地黄 100克
- 连翘 100克
- 郁金 100克
- 玄参 70克
- 雄黄 185克
- 水牛角浓缩粉 340克
- 朱砂 135克
- 冰片 35克
- 金银花 335克
- 人工麝香 1.7克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解毒,镇惊安神,止渴除烦
---
# 利胆排石片
## 出处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## 药物组成
- 金钱草 250克
- 茵陈 250克
- 黄芩 75克
- 木香 75克
- 郁金 75克
- 大黄 125克
- 槟榔 125克
- 麸炒枳实 50克
- 芒硝 25克
- 姜厚朴 50克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利湿,利胆排石;疏肝解郁,利胆行气
---
# 九气拈痛丸
## 出处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## 药物组成
- 醋香附 138克
- 木香 34.5克
- 高良姜 34.5克
- 陈皮 69克
- 郁金 69克
- 醋莪术 276克
- 醋延胡索 138克
- 槟榔 69克
- 甘草 34.5克
- 五灵脂(醋炒) 138克
## 功能与主治
理气活血止痛,消积化滞,健胃止痛
---
# 加味左金丸
## 出处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## 药物组成
- 姜黄连 36克
- 制吴茱萸 36克
- 黄芩 18克
- 柴胡 36克
- 木香 18克
- 醋香附 72克
- 郁金 36克
- 白芍 54克
- 醋青皮 54克
- 麸炒枳壳 54克
- 陈皮 54克
- 醋延胡索 54克
- 当归 54克
- 甘草 18克
## 功能与主治
平肝降逆,疏郁止痛;清肝开郁,行气止痛
---
# 利胆丸
## 出处
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
## 药物组成
- 茵陈 120克
- 龙胆草 90克
- 郁金 90克
- 木香 90克
- 枳壳 90克
## 功能与主治
舒肝理气,清热利胆
---
# 清胆行气汤
## 出处
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
## 药物组成
- 柴胡 10克
- 黄芩 10克
- 半夏 10克
- 香附 10克
- 郁金 10克
- 玄胡 10克
- 枳壳 10克
- 生大黄 10克后下
- 杭白芍 15克
- 木香 12克
## 功能与主治
疏肝理气,活血止痛
---
# 清胆利湿汤
## 出处
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
## 药物组成
- 柴胡 10-15克
- 黄芩 10克
- 半夏 10克
- 木香 10克
- 郁金 10克
- 栀子 10克
- 木通 10克
- 车前子 10克
- 大黄 10克后下
- 茵陈 15克
## 功能与主治
疏肝理气,清热利湿
---
# 补脑方
## 出处
《本草纲目方药精选》
## 药物组成
- 黄精 30克
- 玉竹 30克
- 决明子 20克
- 川芎 20克
- 葛根 15克
- 白芷 9克
- 郁金 12克
- 全蝎 3克
- 细辛 3克
## 功能与主治
平肝息风,通络止痛。治疗紧张性头痛
---
# 八宝瑞生丸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## 药物组成
- 当归 108克
- 茯苓 66克
- 草果仁(炒) 66克
- 延胡索(醋制) 108克
- 高良姜 66克
- 草豆蔻 66克
- 干姜 45克
- 郁金 45克
- 肉桂 45克
- 山楂 108克
- 香附(醋制) 108克
- 甘草 45克
- 六神曲 66克
## 功能与主治
散寒化湿,理气消食。用于脾胃寒湿,脘腹胀满,食积气滞,寒疝腹痛
---
# 肝泰冲剂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## 药物组成
- 当归 62.5克
- 郁金 78克
- 白芍 94克
- 桃仁 78克
- 香附 78克
- 地黄 78克
- 五灵脂 78克
- 柏子仁 78克
- 陈皮 78克
- 竹叶柴胡 47克
## 功能与主治
舒肝养血,化瘀理气。用于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症
---
# 冠心丸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## 药物组成
- 丹参 320克
- 三七 150克
- 郁金 200克
- 山楂 200克
- 香附(醋制) 150克
- 人参 100克
- 川芎 100克
## 功能与主治
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主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闷气短、心绞痛
---
# 脉络通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## 药物组成
- 郁金 360克
- 人参 80克
- 黄连 48克
- 三七 280克
- 安息香 64克
- 檀香 24克
- 琥珀 80克
- 降香 160克
- 甘松 80克
- 木香 176克
- 石菖蒲 40克
- 丹参 400克
- 麦冬 400克
- 钩藤 192克
- 黄芩 192克
- 夏枯草 192克
- 槐米 128克
- 甘草 24克
- 珍珠 2.5克
- 冰片 16克
- 朱砂 16克
- 牛黄 32克
## 功能与主治
通脉活络,行气化瘀。用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,防治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
---
# 强肝糖浆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## 药物组成
- 茵陈 125克
- 板蓝根 62.5克
- 当归 62.5克
- 白芍 62.5克
- 丹参 125克
- 郁金 62.5克
- 黄芪 125克
- 党参 62.5克
- 泽泻 62.5克
- 黄精 62.5克
- 地黄 62.5克
- 山药 62.5克
- 山楂 50克
- 六神曲 50克
- 秦艽 50克
- 甘草 50克
## 功能与主治
清热利湿,补脾养血,益气解郁。用于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、脂肪肝、中毒性肝炎等
---
# 通窍镇痛散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一册
## 药物组成
- 石菖蒲 125克
- 郁金 125克
- 荜茇 125克
- 香附(醋炙) 125克
- 木香 125克
- 丁香 125克
- 檀香 125克
- 沉香 125克
- 苏合香 125克
- 安息香 125克
- 冰片 37.5克
- 乳香 125克
## 功能与主治
行气活血,通窍止痛。用于痰瘀痹阻、心胸憋闷疼痛、中恶气闭、霍乱吐泻
---
# 温经丸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一册
## 药物组成
- 党参 500克
- 黄芪 200克
- 茯苓 300克
- 白术(麸炒) 500克
- 附子(制) 100克
- 肉桂 300克
- 干姜 200克
- 吴茱萸(制) 200克
- 沉香 100克
- 郁金 200克
- 厚朴(姜制) 100克
## 功能与主治
养血温经,散寒止痛。用于妇女血寒、经期腹痛、湿寒白带、子宫虚冷
---
# 妇科养坤丸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一册
## 药物组成
- 熟地黄 119克
- 甘草 80克
- 地黄 119克
- 川芎(酒制) 60克
- 当归(酒蒸) 119克
- 延胡索(酒醋制) 60克
- 黄芩(酒制) 119克
- 郁金 60克
- 木香 119克
- 杜仲(盐制) 80克
- 香附(酒醋制) 80克
- 白芍(酒炒) 80克
- 蔓荆子(酒蒸) 119克
- 砂仁 60克
## 功能与主治
疏肝理气,养血活血。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、经期头痛
---
# 复方紫参冲剂
## 出处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一册
## 药物组成
- 石见穿 250克
- 丹参 250克
- 鸡血藤 250克
- 当归 150克
- 香附 150克
- 郁金 150克
- 红花 100克
- 鳖甲 150克
## 功能与主治
舒肝理气,活血散结。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
---
# 上清散
## 出处
《证治准绳·眼科》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】
## 药物组成
- 川芎 15克
- 郁金 15克
- 赤芍药 15克
- 荆芥穗 15克
- 薄荷叶 15克
- 芒硝 15克
- 乳香(研) 3克
- 没药(研) 3克
- 冰片(研) 1.5克
## 功能与主治
疏风清热,活血止痛。治头风痛、眉骨痛、眼痛